
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甘肃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在行动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2-03-23 00:00:00
扎实调研 制定良策 真心帮扶
联村联户 为民富民——甘肃市县区人大常委会在行动
兰州市
兰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下基层联系帮扶工作于2月23日正式启动以来,深入动员、周密安排、分解任务、责任到人,领导同志率先垂范,全体干部积极行动,深入村社、社区、企业和农户,访民意、摸社情、结对子、促帮扶,使联系帮扶工作顺利推进。
为了推进联系帮扶单位整体脱贫步伐,兰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初步拟定了今年的重点帮扶项目:实施大沟村饮水项目;分期实施打磨沟村道路工程;筹资2万元给大沟村贫困户购买优良土豆籽种;筹资3000元资助打磨沟村贫困户;筹资4000元支持广武门后街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建设;筹资6300元慰问常委会领导联系帮扶的贫困户;同市交通、农林、水利、城建等部门和七里河、皋兰、榆中等县区衔接项目13个。在项目对接中,紧密结合各级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乡镇、村社发展规划,突出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等重点,帮助村社和贫困户找准发展路子,谋划富民产业,做到科学论证,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办实事,让多数贫困户收益,增强谋发展、求富裕的能力。
为了进一步做好机关干部下基层联系帮扶工作,兰州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认真落实全市联系帮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精神,努力做到“五个结合”:一是注重与宣传落实政策相结合。既要解决干部下基层“帮什么”、“怎样帮”的问题,又要引导困难群众明确怎样加快发展、重点发展什么,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推进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二是注重与转变干部作风相结合。把联系帮扶工作作为锻炼干部的大好时机,引导机关干部带着深厚感情深入联系帮扶单位和贫困户,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把基层情况和群众意愿了解透彻,架起与贫困群众互通信息的桥梁,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言群众所言。结合联系帮扶单位和贫困户的实际,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帮助群众解困致富的意见建议。三是注重与发挥代表作用相结合。既号召人大代表中的村社干部、致富能人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又动员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深入联系帮扶单位和贫困户进行调研,及时反映联系帮扶单位和困难群众的意见建议,并在引进项目、筹措资金、扶贫济困等方面发挥作用。四是注重与推进人大工作相结合。结合人大工作实际,在联系帮扶工作中,针对联系帮扶单位和困难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采取调研视察、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等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推进解决有关问题。对确需立法的有关问题,及时进行立法调研,适时做好地方性立法工作,为联系帮扶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五是注重与提高帮扶实效相结合。着力完善帮扶方案,重点做好项目和资金的落实工作,力争逐步解决一些联系帮扶单位和贫困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完善工作措施,抓好责任落实,加强协调配合,强化宣传引导,健全基础资料,认真督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确保联系帮扶工作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高勇)
红古区
2月29日上午,兰州市红古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芦骐来到帮扶联系点——红古乡王家口村和米家台村,深入4户贫困户家中,与村民面对面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了村民的住房、生活来源、子女上学、就业等情况,为下一步制定具体工作措施,切实帮助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打好坚实基础。
每到一户,陈芦骐都与贫困户村民亲切交谈,当得知王秀峰家的生猪养殖场正因为资金短缺而面临困境时,陈芦骐亲切鼓励王秀峰要积极应对,并表示会采取有效措施帮扶解困,真正帮助王秀峰一家解决问题,走上致富路。当看到因妻子生病、儿子上学不堪重负的陈德林,陈芦骐十分忧心,在详细询问家里的情况和目前享受的优惠政策后,陈芦骐表示会竭尽全力帮困解忧,并积极研究下一步的帮扶计划。 (陈志和 鲁海平)
合水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合水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制定了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进村入户、调研对接,“双联”行动全方位深入推进。
目前,机关21名干部职工联系、对接贫困户42户,建立了帮联档案,制订了帮扶计划。针对春耕生产在即,部分帮联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现状,机关积极开展“三送”活动,保证困难家庭春耕生产不误农时。一是积极动员干部捐款、赠资,为困难户解决燃眉之急。多渠道、多方面联系农资部门,配送地膜、种子、农药和化肥上门。二是派农村经验丰富的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为群众解决技术难题,指导做好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种植。三是下派干部入户帮劳,帮助缺少劳动力的病残户、纯女户、空巢户等困难户启动春耕生产。 (丑建隆)
永昌县
永昌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县情及工作实际,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注重从“四个层面”开展“四个一”活动。
即,常委会领导在行动中指导各乡镇做到“四个一”:找准一条发展路子、制定一项致富项目、谋划一个主导产业、建强一批基层组织;人大常委会机关及各乡镇人大在行动中,帮助联系村做到“四个一”:新上一些扶贫开发项目、输转一批富余劳动力、扶持一个特色产业、化解一些社会矛盾;机关干部在行动中,帮助贫困户做到“四个一”:帮助贫困户谋划一个致富点子、选择一个增收项目、掌握一门基本技能、资助一名贫困学生;各级人大代表在行动中努力做到“四个一”:帮助所在村或联系村谋划一个主导产业、联系走访一批选民、提出一条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有发展项目或企业界的代表联系帮扶一户贫困户。 (闫庆俊)
陇西县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陇西县人大常委会深入一线搞调研,并严把审核“三道关”,找准“穷亲戚”联户;做到“四个确保”,从而实现“四明显、四得到”目标。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动员大会后,该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立刻深入联系村,走访了6个贫困村的48户农户,并从中认真遴选18户生产生活困难相对突出的特困户作为各自联系对象。通过了解村情和实地走访困难群众,针对贫困村普遍存在的基础条件差、产业结构单一、农民思想观念滞后、缺少脱贫致富技能等问题,因村制定计划,因户给予良策,提出了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适用技术和劳务技能培训,大力培育壮大畜牧养殖和林果产业等详细的联系帮扶计划。
陇西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联系帮扶对象的确定工作,在调研确定联系户时,以特困户为重点排查对象,逐家逐户走访,详细准确记录走访情况,并将符合政策的对象进行造册登记;在走访中对已登记的贫困户及时与乡镇联系审核,对村干部的“关系户”、“人情户”和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等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对象及时进行剔除。对已造册登记贫困户的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家庭现金收入、人均纯收入、住房面积等数据进行全面对比,杜绝将高于贫困标准的农户作为联系对象,通过对161户困难群众的调查摸底,为41名机关干部职工共确定联系特困户58户。 (安富军)
泾川县
帮扶行动开展以来,泾川县人大常委会快速行动,把联系工作做到了村,把帮扶措施落实到了户。
连日来,泾川县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职工深入乡村,进社入户,在开展调研和访谈取得第一手详实资料的同时,常委会班子不等不靠,及时采取机关筹集和职工自愿捐资的办法,筹集资金为困难群众购买了当前急需的春耕生产资料。据悉,该县人大常委会为所包扶的红河乡东庄村等225户困难户送去有机肥料240袋9.6吨;为所包扶的43户贫困户每户送去农业科技实用技术书籍一套10本、地膜5公斤;同时还为33户残困户每户送去了100元的助困金。
通过帮扶,贫困群众在最短最快的行动时间内享受到了实惠,重新树立起了走上小康之路的信心。一位帮扶对象这样说:“我们一直以为自己是掉队的群众,而且不可能赶上其他人,但是帮扶行动的开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贫困群众的关心,让我们这些因诸多原因至今仍未摆脱贫困的群众重新树起了勤劳致富的信心,看到了过上小康日子的希望,我们一定要借助这次千载难逢的绝好机遇,在帮扶干部的指导下,下苦工夫,花大力气,迎头赶上,决不辜负党和政府的希望以及帮扶干部的心血。” (卢林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