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后”省人大代表蔡程程: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26 00:00:00


“我今年能够当选为人大代表,我觉得是武威市人民、我们这个选区的选民对年轻干部的信任。”“85后”省人大代表蔡程程说。


去年,沸沸扬扬的“三牛”风波,着实让焦三牛和他的同学们火了一把,让全国人民见证了一些既非富二代又非官二代的“火箭式”干部的成长历程,蔡程程便是其中一位。她今年被选为省人大代表。


“我将尽职尽责地行使好权利,把基层的声音带上来,把老百姓的声音带上来,把上面的政策,把人代会精神贯彻下去、传达下去,具体的是就是察实情、说实话、做实事、出实招。”蔡程程动情地说。


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蔡程程放弃了被允诺年薪20万的银行工作,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甘肃,选择了偏远的西部地区。2011年7月参加工作,她在竞争上岗中脱颖而出,现任武威市安监局副局长、党组成员,挂职凉州区金羊镇党委副书记、副镇长。


“我在乡镇工作,是来自基层的干部,我更关心的是那些具体的实实在在的,能够促农增收、改善我们老百姓生活的政策。比如说,关于新农村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农村人才培训等方面。刘省长的报告特别振奋人心,每一条都有具体的措施,是乡镇干部最想也是最愿意看到的。”蔡程程告诉记者,民生方面,她最关心的是老百姓的出行问题。她说,想致富先修路,现在一些村子通村公路建设水平低,或者说没有通村公路,都是砂石路,村民出行极其不便。还有就是农民的饮水问题,武威城市饮水的水质整体来说比较差,农村就更不要说了,“在我双联的那个村子,感受就非常深刻,我联系的那一户,他们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去拉水,用于生活,我们已经制定了方案,将在2013年着力解决人畜饮水的问题。”


发现了问题,就去努力去解决。经过一年半的工作,蔡程程已经完全融入了武威的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她说,每天都很忙,但每天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她和村民真心交流,尽全力帮助解决问题,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


作为省人大代表,蔡程程这次参会带来了两个建议:一是农村中小学的建设。农村中小学基础设施不完备,校舍比较破旧,有的还是四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平房,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我们古浪有一个非常好的高中,每年都有考进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的学生,但学校的校舍建设跟不上,也还在平房里上学。我建议政府能够在中小学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多一些投入。”二是提高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我建议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能够更多地向新型农业、科技含量高、经济附加值高的农业倾斜。”她认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长板,把这个长板做的更长,让它有一个更好的带动效应,才是农民增收的制胜法宝。“我们武威现在正在着手搞一个山东黑牛的项目,黑牛和其他品种的牛相比,牛肉的品质非常好,它的实际效益也非常好,一头牛能够卖到6万多块钱,这种牛身上最好的一块肉一斤就能卖到5000块钱,它有一个这样的经济效益,但是农户缺乏资金的扶持,项目的推广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政府能够多一些扶持,诸如此类的项目也会成为农民拓宽增收的渠道。”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将集中力量为全省人民办好10项26件实事,谈及这一点,蔡程程满怀希望,她说,“看到这些我非常受鼓舞,我更多的是希望能把这些提到的目标通过我们的努力,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让老百姓的生活真正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