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甘肃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3-01-25 00:00:00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


关于甘肃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


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报告


2013年1月25日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


省十二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郑玉生


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甘肃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及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财政经济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意见,对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2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各种矛盾与困难,省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及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决议,紧紧围绕实现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控,大力实施项目带动行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加快民生建设,保持了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呈现出经济逆势走强、民生显著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开放不断扩大、环境逐步优化、发展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除进出口总值外,其他主要预期目标均完成或超额完成。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


同时,应当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既有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较弱,竞争力不强,城镇化水平较低,民营经济发展较慢,贫困人口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着制约工业增长因素较多,企业效益下滑,节能减排压力大,资金不足与融资困难矛盾凸显等即期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此,要在今后工作中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省人民政府提出的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体现了省十二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把握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总基调,符合“十二五”规划纲要总体要求,指导思想明确,主要预期目标及措施可行。


财政经济委员会建议,批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赵春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甘肃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批准甘肃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三、为落实省委决策部署,圆满完成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财政经济委员会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实施“3341”项目工程,确保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坚持以项目带动发展,以投资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平台,高水平、高标准谋划实施一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产业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能源基础产业建设,推进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建设。强化项目推进和保障,提高项目建设效率。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力。着眼于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益,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传统产业新型化、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文化大省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力促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着力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壮大经济规模和实力。


(三)深入推进区域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加快兰州新区建设。完善落实区域发展规划,积极推进跨省区、跨市州经济区合作发展。加强和提升开发区服务管理工作,推进开发区跨越发展。认真落实国家支持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着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试点市县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深入实施扶贫攻坚行动,全方位提高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群众生活水平。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着力打造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增长极。


(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继续做好促进就业工作,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落实各项价格调控措施,确保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大力实施收入倍增计划,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创新社会管理和服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五)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大兰州等重点城市大气污染治理和重点地区重金属、危险废弃物、化学品污染防治以及水源保护区环境整治力度。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和防灾体系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六)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