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扎实推进双联行动纵深发展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3-03-22 00:00:00
一年的实践证明,我省开展的双联行动与党的十八大精神完全吻合,顺民意、得人心,初见成效。但面对我省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大的实际,要实现超常规发展,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要继续牢牢把握为民富民这一根本目的,突出务实创新,找准落实六大任务的着力重点,注重在吃透情况、破解难题、完善机制、务求实效上下功夫,更加全面、更加均衡、更加有效地推动联村联户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扎扎实实地把双联行动不断推向深入,切实打造机关作风转变的形象提升工程、教育培养干部的能力锻造工程、造福人民群众的德政民心工程。
规划引领奔小康
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是摆在全省面前的中心任务,要充分认清目前我省小康进程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哪里,6大类23项指标中哪些差距最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各市州区和贫困县乡村要认真对照各类指标体系,测算2012年小康实现程度,细化、量化、具体化各类指标,进一步修订完善小康建设规划及2013年度发展计划,明确工作举措和进度要求。58个组长单位要配合所联系县、督导各成员单位制定小康建设规划和各自的年度工作计划,依据联系县和贫困村小康建设现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明确帮扶重点,按“两规划一计划”,做到有步骤、分阶段扎实推进双联行动,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让富民产业遍地开花
实现五年基本脱贫、八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个指标,就是全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以上、每年减贫150万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促进农民增收上采取非常之举。要大力开展“培育产业增收年”活动,从贫困村实际出发,根据市场经济的理念和规律谋划主导产业,帮助指导其找准产业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引导培育富民增收产业,力争年内每个联系村形成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联系户找到一条致富门路、每个农村劳动力掌握一项增收技能。同时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流转工作,为推动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经营,发展富民增收产业创造条件。加大市场信息和科技服务力度,为农户及时提供市场需求等信息,加强相关适用农业科技服务指导。要通过一切切实可行的举措,让富民产业遍地开花,结出丰硕成果,不断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把力量释放到民生工作中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强调,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乡村、不同家庭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从群众最急切的需求入手,找准工作的着力点,使这项行动发挥助推扶贫开发的最大效益,更好地服务民生、惠及民生。针对贫困村普遍面临的基础条件差、公共服务水平低等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继续推动“八个全覆盖”和“五件实事”的落实。全面启动实施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藏区扶贫攻坚规划方案,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把发展资源更多地向贫困村户倾斜,改善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发展后劲。整体改善水电路气房等生产生活条件,今年重点整合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和资金,实施集中连片建设,整体改善村容村貌。鼓励联村单位和干部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深入实施“十大惠民工程”,认真落实好省委省政府确定的10项26件实事。
坚持以务实创新精神破解发展难题
由于各种原因,制约农村发展的融资难、资金利用率低等难题比较突出。增强农村发展动力和活力,在于摆脱难题束缚,要进一步突出务实创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尽其力、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强省级统筹资金资源整合力度,研究制定省级层面涉农资金资源整合的办法和措施,资金项目的监管使用办法。省直各部门各单位确定投入的涉农资金和项目,以双联行动为载体集中整合,服从整村推进和区域连片开发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协商、放权于县,避免各自为政,防止“撒胡椒面”。金融服务方面,充分利用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贷款等政策优势,简化手续、降低门槛,扩大覆盖面,并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服务方式和产品,切实探索既便民利民、又防控风险的农村金融服务措施。加快农村贷款担保机构建设,促其规范健康运行,鼓励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创办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
进一步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双联行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做到长流水、不断线,持之以恒深入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联村单位要紧密协调配合,广大干部要积极参与、献计出力,进一步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自觉性、主动性。各市州、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真正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58个贫困县组长单位要加强与联系县沟通,及时主动向省级牵头领导请示汇报工作,切实担负起组织联络、协作服务的作用。县域内省市县乡四级联村单位逐步探索建立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促进各展所长、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广大干部驻村按照规定时间和纪律要求轮流交接,推行干部到乡村挂职和驻村联络员制度,推进干部进村入户制度化常态化。“众人拾柴火焰高”,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和外力援助的多种帮扶机制,积极争取国家部委、中央企业和省外单位支持参与我省双联行动,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援助,引导省内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者、社团组织、爱心人士等社会各界参与双联行动。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探索形成片区现场会制度,加强分类指导,分区域召开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藏区和河西片区现场会,推广典型,促进工作。
让作风在真情为民富民中转变
广大干部是双联行动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对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项主要任务的理解和领会,把群众当亲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倾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把引导群众脱贫致富当作自己的事业、理想来看待,真抓实干。在体察民情中显真感情,在破解难题中提升能力,在帮办实事中转变作风,在具体实践中完善惠农政策。坚持“四个落实到位”,严格执行“三个防止”和“八个不准”纪律要求,严肃禁止假借双联行动名义从事各类商业活动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促使干部作风大转变、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扎实推动双联行动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