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的基层人大代表掠影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13 00:00:00

核心提示:2012年2月,省委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单位联系贫困村、干部联系特困户为主要内容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这是举全省之力开展扶贫攻坚的一次总动员。


双联行动启动后,省人大常委会立即号召开展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


近两年来,“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有序有效地投身扶贫攻坚主战场,围绕双联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六大任务,积极作为,为民富民,并着力反映群众意见建议,发挥了代表履职优势在双联行动中的作用。


这里展现的6位基层人大代表,他们或者是村党支部书记,或者是村委会主任,又都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在双联行动中,他们带领群众闯市场、兴产业、强基础、办实事,找到了农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产生了很好的示范带动效应,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行动的力量、榜样的力量。


何新艳代表:入冬以来,省人大代表、陇南市康县碾坝乡安家坝村党支部书记何新艳十分忙碌,无公害蔬菜基地节水提灌设施验收、村庄美化亮化、联系户的中药材采收以及“五保户”过冬安置等多项工作紧锣密鼓。这些都是她计划在2013年的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为村上和联系户一定要办成的事。


安家坝村位于康县县城西南4公里处,是碾坝乡第一大村,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100元,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贫困村。双联行动及“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使安家坝村迎来了快速发展期。何新艳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次组织村民讨论,邀请专家实地考察指导,在联系单位和联村干部的帮助下,确定了建设“生态文明新农村”的发展目标、建成“康县县城后花园”的发展定位和“打生态牌、走富民路、建小康村”的发展任务。


近两年来,何新艳多方协调,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带领全村干部群众首先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修建便民桥、硬化村内道路、修建排水渠和护村河堤,实现人饮工程全覆盖;修建休闲广场、安装群众健身器材、建花园、绿化空地、种植绿化树;拆除危房、亮化房屋、改造庭院、修建花园围墙、完成旧房风貌改造、建圈厕、修沼气;绘制主题文化墙、打造文化大院。目前,安家坝村村容村貌优美,基础设施完善,在周围秀美山水风光的映衬下,俨然一个花园式生态小村庄。


村子变靓了,还得群众兜里有钱花。何新艳和村“两委”一班人决定,依托距县城近、交通便利、生态资源好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林药种植和特色养殖三大富民产业。


在产业开发中,何新艳先后协调农村妇女小额担保贷款85户425万元、“双联”惠农贷款51户255万元,切实解决了相当一部分农户资金紧缺的难题。


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何新艳坚持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当地民俗文化内涵,力求体现地域特色,把一个社作为一个景点来规划,把一户农家作为一个品牌来改造,大力发展生态休闲农家乐。对有发展意愿和客观条件的农户,安排联村干部逐户帮助制定规划、协调贷款、指导经营。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村建成休闲农家乐8家,成为康县远近闻名的休闲度假村,农家乐、乡村游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主要门路。


在发展林药种植方面,何新艳针对近年大量农民外出务工、耕地撂荒现象严重、核桃等传统主导产业田间管理滞后、现有农业资源没有发挥应有效益的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动员群众对500亩核桃园开展土地流转,由村社干部牵头成立了富祥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承包撂荒地,种植板蓝根、白芨等中药材,既解决了核桃树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也推动了林下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在发展特色养殖方面,何新艳通过逐户帮助贷款、加强技术指导,目前已发展养殖大户35户,养猪5000余头、鸡鸭1.1万余只、大鲵等特种动物500余只,成为村民经济收入新的增长点。


如今的安家坝村,一排排小洋楼整齐划一,休闲广场、农家超市等设施一应俱全,以生态旅游为主的富民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支柱,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殷实起来。


王柏林代表: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省人大代表,白银市景泰县五佛乡西源村村委会主任王柏林怀着“在职一任、造福一方”的朴实感情,从解决村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入手,心系西源村产业发展,情牵帮扶户脱贫致富。


王柏林与村“两委”班子立足西源村产业发展潜在优势和地理优势,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即以发展渔业养殖、设施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产业和青崖子土地开发及移民搬迁项目为主要内容的西源村三年发展规划。


西源村人多地少、土地盐碱化程度严重,大量土地弃耕,农民入不敷出。面对这一严峻现实,王柏林决定深化内部挖潜,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依托紧邻引黄灌区、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合理开发西源村碱湾因盐碱弃耕的土地,开挖百亩鱼塘,大力发展渔业养殖,以渔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王柏林成立了西源村枣产业合作社,种植优质红枣800亩,并与山东园林专家联系,嫁接骏枣200亩,使西源村红枣产业逐步向名优特方向发展,红枣价格翻了一番多,群众收入也实现了翻番。他创建的柏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是景泰县首家以红枣种植、生产、加工、研发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他积极吸纳农民工就业,公司为全村65名困难农户增加经济收入提供了有效渠道。他还实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进农企对接,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枣树3万多亩,使五佛乡成为白银市枣园示范基地。


2012年,王柏林投资2850万元开发建设柏林山庄,力争将西源村打造成生态旅游小镇,推动乡村城镇化建设,切实解决当地群众的就业问题。目前,正在建设中的柏林山庄已部分试营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王柏林积极筹措资金,带头投工投劳,拓宽硬化村内主街道2公里,筹资硬化村级道路9公里,亮化道路1公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他个人出资36万元建起村委会及村文化活动中心,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徐福善代表:土生土长的庄户人徐福善是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但作为金昌市人大代表、永昌县东寨镇龙口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过上富裕舒心的好日子,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徐福善立足龙口村交通便利、土地面积广、群众基础好等优势,理清发展思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土地流转促农增收的新路子。在他的积极努力下,龙口村引进唐山牧源草业公司、甘肃民生牧草饲料公司、甘肃绿都农业开发公司、金昌豪牧饲草公司等4家大型草业公司,采取整村整社流转的方式,将全村1.5万多亩土地全部流出,种植优质紫花苜蓿。流出土地的农户一部分被企业返聘就地打工,仅此一项,户均收入就达到2万元;还有一部分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外出到青海、新疆等地打工,月收入可达3000元以上。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始终是制约广大农村实现全面小康的“短板”。为了把龙口村全面小康规划由蓝图变为现实,徐福善抢抓双联行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机遇,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通过实实在在的变化激发群众致富思变的内生动力。


为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徐福善骑着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走家串户宣传政策,动员群众架设人饮工程。从2012年开始,一到施工期,他吃住都在工地,既当监督员又当施工员,两年时间,全村327户1377口人全部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徐福善却因为长期操劳患上了关节炎和胃炎,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2012年以前的龙口村没有一个像样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徐福善四处想办法筹集资金,没有向群众摊派一分钱,建起了占地面积385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配置了村文化室、农家书屋,建成了篮球场、羽毛球场。龙口村文化娱乐活动也得以广泛深入开展,社火、小曲、小调等民间文艺得到弘扬和传承,群众精神文明意识显著提升。近3年来,全村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犯罪案件,群众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奔小康的新风尚悄然形成。


薛禄德代表:酒泉市肃州区丰乐乡涌泉村地处祁连山下,海拔高、坡度大、地形复杂,全村1000多人分散居住在祁连山北麓的沟坎上。多年来,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由于自然条件差,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开展以来,酒泉市人大代表,涌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薛禄德带领全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养殖产业、建设小康农居,两年时间,使一个“耕地土薄石厚、走路石头绊脚、种地山高气候凉”的贫困村开始迈向小康幸福路。


薛禄德认真分析村情:涌泉村山高坡陡,但是滩大,很适宜发展养殖业;气温低,但是隔离条件好、虫害少,适合发展制种业。找到了发展方向,群众还是不敢放手干。为了让群众少走弯路、少受损失,更为了给群众闯出一条致富路,薛禄德带头在自己的承包地里种植苹果、杏子等经济作物。试种成功后,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把小麦、玉米、小杂粮这“老三样”,变成了制种、林果、养殖业,从“家家一头牛”变成了家家“万元养殖户”。


2013年,肃州区提出了“提前四年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薛禄德感到责任更重了。他组织本村人大代表深入走访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群众算经济账,根据全村实际,提出了“种植业攻特色、养殖业扩规模、土地流转促输转”的思路,制定了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在稳定玉米、食用葵等制种基础上,根据涌泉村自然气候条件,试验示范推广枸杞、新疆大枣、李广杏等林果作物种植,为农民增收闯出了新路子。


养殖业是涌泉村传统产业,但是养殖规模小、周期长、效益低。为了动员群众积极发展规模养殖,薛禄德自费到外地考察,引进萨福克等牛羊品种进行改良,缩短了饲养周期,加快了肉牛肉羊出栏,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全村先后建成高标准肉牛肉羊养殖小区2个,新品种改良繁育示范小区1个,扶持养殖大户24户,发展“两万元”养殖户238户。


“晴天干旱缺水,雨天洪涝灾害,人畜共用涝坝水。”这是涌泉村基础条件落后的真实写照。在联村单位和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薛禄德多方跑项目、争取资金,先后完成了甘坝河水毁修复、涌泉村通村道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基础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全村群众梦寐以求的自来水工程也在2013年全面动工,但全村人家分散居住在十几个居民点,需铺设引水管道28公里,山高坡陡、施工困难多。为此,薛禄德带领全村一千多群众苦干4个多月,终于在10月底使全村群众彻底告别了吃水窖水的历史。


由于地形特殊,涌泉村7个村民小组成形的居民点只有3个。薛禄德带领群众起土、挖沟、砌墙……硬是完成了工程队都说没法干的活,建起了5个整齐划一的居民点,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薛禄德有一个“账本”,上面详细记载着全村困难群众的家庭信息。他动员村里的人大代表联系帮扶这34户困难户,自己主动帮扶其中最困难的3户,通过物资和资金帮扶、种植养殖指导、制定增收措施、联系致富项目、帮助发展产业,使他们经济收入都有了提高,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王兴奎代表:号顺村在石羊河最末端的青土湖边,地处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交汇地带。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村民们以种植茴香、棉花为主,贫困人口占全村人口的四成以上。


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民勤县人大代表、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号顺村党支部书记王兴奎一次次召集村社干部讨论全村转变发展方式的途径和方向,并广泛听取群众的想法和意见。同时,组织部分群众代表赴内蒙古、宁夏等地考察枸杞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最终,大家达成了共识:要实现生态保护和节水增收双赢,应选择设施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为主导产业。号顺村光热资源丰富,耕地土壤以沙性为主,土层深厚,非常适宜栽植枸杞。同时,村民们有养羊的传统,可以发展以养羊为主的养殖业。由此,王兴奎带领村“两委”班子制定了号顺村小康社会建设近期规划:通过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以枸杞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养羊为主的设施畜牧业和以棉花、茴香为主的节水高效农业。


2012年,号顺村栽植枸杞641亩,连片发展300亩枸杞示范园一处,当年实现了人均一亩特色林果的建设目标。按照“前两年打基础,后三年扩规模,五年内见成效”的枸杞发展思路,到“十二五”末,村民从枸杞产业中获得的人均年收入将达到3000元以上。全村建成前庭后院式养殖暖棚20亩,标准化养殖暖棚70座140亩,棚均养羊40只以上,羊只存栏达到6400只,仅设施畜牧业一项人均纯收入达1800元。现在,设施畜牧业已成为村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主体生产模式效益的显现,号顺村人均纯收入已由两年前的3400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7206元。


为了改善号顺村群众的生活条件,2011年,王兴奎带领大家开始建设号顺新村。建设之初,为了解决土地倒兑问题,王兴奎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政策、作对比、算细账,千方百计调动群众建设新村的热情。新村一期共建成小康住宅80套,全部配套了水、电、路、通讯、绿化、路灯、环卫等基础设施,并建成了彩门、文化墙、村民活动中心、休闲广场、农家超市和卫生所等公共服务设施。2013年,号顺新村扩建了30套小康住宅,目前村民已乔迁入住。自此,号顺村实现了整村迁入新村的目标。村民们高兴地说,号顺人现在住的是新房子、走的是柏油路、上的是宽带网、吃的是自来水、洗的是热水澡,这样的生活真幸福。


席勇代表:2011年1月,席勇被选为庆阳市镇原县方山乡十八岘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8月被选为方山乡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从此,带领村民发家致富成为他每日思考和身体力行的重要工作。


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倡议发出后,席勇立即率先创办了全乡第一个养殖专业合作社——镇原县昌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优质小尾寒羊100只、绒山羊100只、波尔山羊100只,开始发展养殖业。经过一番努力打拼,合作社已初具规模,2012年底实现盈利22万元,为自己、也为乡亲们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山区发家致富的路子。


2013年初,席勇申请注册了“方山富民科技推广协会”,吸收会员105名,利用农闲时间,免费为会员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和农业生产等信息,全村200多农户全部接受了养殖方面的科技培训。但是,真正行动起来的养殖户却只有5户,因为大多数村民苦于没有资金和害怕市场风险。


席勇决定,为一部分养殖积极性高的群众免费提供种羊养殖,组织村民一起发展养殖业。他和邻村几个新建养殖合作社商讨后,探索出“一帮二免三统一”的发展模式。“一帮”:即以帮助贫困户发展致富为主,在方山富民科技推广协会的组织下,以昌丰等5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方山乡鸿全养殖场为主,积极开展对全乡贫困户的养殖帮扶工作,特别是对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优先帮扶,按照贫困户申请—协会审查—双方签约的工作流程。目前,已与全乡125户签订了养殖协议。“二免”:即免费投放基础母羊、免费提供种羊。在农户向协会递交书面申请后,协会审查养殖基础设备,签订合同,免费为符合条件的30户贫困户(其中包括10户残疾户)投放母羊150只,并负责提供和轮换种羊,解决贫困户购销羊只困难的问题。“三统一”:即统一提供药物和疫苗、统一技术培训服务、统一收购羔羊。免费为贫困养殖户提供药物、疫苗以及技术指导;定时定期统一为养殖户提供技术培训服务,集中开展技术交流;在免费投放母羊、提供种羊的基础上,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5元的价格,优先收购贫困户生长期3~4个月的羔羊。依托方山富民科技推广协会,养殖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资源、技术、服务、管理优势,为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实现了协会+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格局。


在双联“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中,席勇和村“两委”一班人自始至终把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第一要务。两年来,全村共新修机平农田4500亩;年均种植全膜粮食3000亩;新修村组道路2条7公里;压埋自来水管道1万米,解决了70户315人的饮水困难;为100个贫困户发放“健康保健工具包”;安装“村村通”和“户户通”接收器200户;危旧房改造及灾后重建27户;全村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