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发展面临新机遇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01-17 00:00:00

过去的一年,甘肃文化带给人们诸多惊喜——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创建初见成效;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38%;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长31.6%……一个个有关文化的数据让人为之振奋。


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还需努力。在今年的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如何抢抓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机遇,破解文化产业发展难题,展开了热议。


让文化先“动”起来


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无疑是今年“两会”最热的话题。在这一过程中,甘肃文化能否有所作为?代表、委员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范鹏委员说:“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文化完全可以先动起来。”他认为,应该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全力推介甘肃悠久的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把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请更多的人到甘肃来观光旅游,这是交流的第一步。在推介文化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地区要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把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最新成果不断向西推介,使甘肃的印刷、出版等文化产业也能与这些地区有所对接,比如可以考虑出版俄文、阿文版的《读者》。


马亚平委员建议建设甘肃伊斯兰经济文化区,并形成包括清真寺建筑、回族砖雕、花儿、伊斯兰博物馆、图书馆、研究会在内的伊斯兰文化中心。她认为,借助甘肃伊斯兰文化的优势,打通与中亚的联系,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发展是甘肃向西开放的一条捷径。


保护与规划先行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在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时,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


在马世林代表看来,下大力气、最大限度地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迫在眉睫。以瓜州为例,全县拥有400余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很多都遭受到病害影响,文化保护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这些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一旦消失,我们传承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根就没有了。”马世林不无担忧地说。


纪永元代表认为,在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规划也应该先行。这既是发展的要求,也是保护的需要。只有对资源和市场进行充分调研,才能做出准确评估和合理定位,才能提供对路的文化产品,否则就是对文化资源的浪费。


“拿敦煌来说,我主张把美丽的敦煌‘带’回家。”纪永元说,由于敦煌受资源、承载量等因素的制约,文化产业发展应侧重打造体现敦煌文化内涵、符合国际市场的文化产品。


打好精品力作创作战


在多年的创作经历中,曹锐委员有这样的深刻感受:直到今天,说起甘肃文化,许多人仍停留在对《读者》杂志、舞剧《丝路花雨》的认知上,甘肃文化的多样性并没有被大家所认识。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艺术精品创作,提升原创文化产品与作品的水平,曹锐也从中找到了呼应。


“我们不能再靠单一的文化品牌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必须多出新作品,多推好作品,形成更多的文化品牌。”曹锐说。


曹锐认为,在文化作品创作中,既要有数量保证,又要突出打造精品,要形成“金字塔”式的作品梯队,这样才能形成足够的文化影响力,由此带动演艺、旅游等文化相关产业。她建议,每个地方都应该创作出一部代表作,可以是影视剧、戏曲,也可以是文学作品,如果将其集中起来举办一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艺术展演活动,必将有效提升甘肃文化品牌影响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


体制要顺畅政策要跟进


基础薄弱、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产业结构传统单一、文化产值比重低仍是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一些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也由于找不到转型发展的路径而徘徊不前。说到底,还是因为甘肃市场化水平低,市场开放不足。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就特别提出,要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刘铁巍委员认为,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应在完善文化生产经营体制上有所作为。只有市场培育起来了,才能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


“文化产业发展要快,要有成效,用好用足现有的可用资源是捷径。”刘铁巍说,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化品牌与当代的传媒理念相对接,不断完善产品体系,延伸产业链条。以《读者》为例,可以依托品牌进行多媒体、新业态的整体开发,生产出更多的相关产品,把品牌价值转化为文化产值。


赵秀玲代表则呼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特别是扶持本土文化龙头企业发展过程中,政府应根据文化产业自身特点,制定更具操作性的办法和措施,解决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现在文化企业要贷款,不是往农业上靠,就是往工业上靠,处境非常尴尬。”赵秀玲建议,由省上牵头,实施银企结对帮扶,为处于起步阶段的甘肃文化产业助一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