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增加值到2020年占全省GDP5%

稿件来源:西部商报 发布时间:2016-01-17 12:00:56

  核心提示

  《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集中篇幅对“十三五”时期建设文化强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全面深化改革进行了部署安排。

  文化强省

  商报讯 (首席记者 丁炜娜 记者 李杨) 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非公经济比重提高到50%以上……今年起,我省将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不合理规定,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开展国际合作,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进入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和全民健身产业等领域。

  发展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

  2020年“三馆一站”(公共图书馆 文化馆 博物馆 乡镇综合文化站)覆盖率达到100%,省以下五级公共文化设施实现标准化

  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为平台,按照“一带三区十三板块”的总体布局,坚持保护祖业、推动事业、发展产业并举,加快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依托以黄河文化为核心的兰州都市圈文化产业区,发展文化创意、广播影视、出版发行、节庆会展、文化演艺等文化业态。加快以敦煌文化为核心的河西走廊文化生态区建设,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打造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依托始祖文化为核心的陇东南文化历史区、国家级民族民俗文化产业园区以及红色旅游文化基地建设,实施民族民间文化活态展示工程。加强国家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利用设施建设,推进莫高窟、大地湾、大堡子山等重大遗产遗址保护工程。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实施一批重大人文古迹历史再现工程,建设省级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积极申报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甘肃历史文化的活化宣传和价值挖掘。实施好“五个一”“十个一”文化品牌;打造和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出版、红色文化影像印记等工程。

  2020年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5%

  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发展10家工业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建设10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加强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树立精品意识,提升文化原创力和品牌效应,加快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参与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国家重大工程,围绕文化集市发展壮大民间民俗工艺品生产。推进文化与制造业、信息、旅游、体育、会展等融合发展,壮大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网络文化等文化产业,发展创意设计等新兴业态。培育发展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文化产业,运用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改造提升出版印刷、文娱演艺等传统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数字化服务工程,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积极发展动漫游戏产业。开发体育文化衍生产品,培育竞赛市场。丰富传统节庆和民族民俗活动内容,探索重大节庆活动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对外文化贸易,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培育壮大文化市场主体,加快文化产品流通市场建设。

  实施五大片区分区域综合治理

  在生态建设方面,我省将以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和循环经济示范区为平台,以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为抓手,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防灾减灾型社会

  我省将坚持科学规划,实施河西内陆河、中部沿黄、甘南高原、南部秦巴山、陇东陇中黄土高原五大片区分区域综合治理,建立重点区域、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实现由分散治理向集中治理、单一措施向综合措施转变。加大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实施力度,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加强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冰川、湿地、森林、草原等抢救性保护,加大长江上游以及渭河源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水源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提高水源涵养、防灾减灾等能力。推进黄土高原及甘南沙化草原等重点区域生态治理,加大黄河甘肃段、黑河、党河、洮河、大夏河、泾渭河、湟水河、葫芦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我省将积极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点工程建设,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实施兰州北部百万亩防护林工程,推进河西走廊阻沙固沙林带工程建设和发展沙产业。加强自然湿地的抢救性保护,采取生态补水等措施,开展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继续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

  探索创新补偿机制

  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我省将争取国家在甘肃开展生态补偿标准体系、生态补偿资源渠道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推进祁连山示范区建设

  我省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补偿途径。探索政府购买生态产品及服务,鼓励生态损益双方自主协商补偿方式。强化激励性补偿,推进建立地区间横向补偿和市场化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之间、流域上游与下游之间,通过资金补助、产业转移共建园区等方式探索创新补偿机制,推动建立流域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

  深化改革

  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吸引非公企业入甘兴业,发展壮大非公经济,2020年非公经济比重提高到50%以上

  推进企业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的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坚持法无禁止即可入,实施普惠化扶持政策,开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人才缺失、方向不明等突出问题专项行动。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不合理规定,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支持非公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开展国际合作,吸引非公经济参与基础设施项目、市政公用事业建设和运营,进入能源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社会事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旅游和全民健身产业等领域。

  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分类建立健全资源配置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稳妥推进土地征收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规范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鼓励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厘清职能部门责权

  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强化政府在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职能作用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推进部门行政权力清单、部门责任清单、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和政务服务网“三张清单一张网”建设,进一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实行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和网上审批监管。全面推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深入开展“先照后证”改革,推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等住所登记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和电子营业执照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