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作出的新要求新部署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18-07-12 09:57:41

  (秘书处综合处党支部)
 
  党的十九大报告共3.2万字,提出了一系列新判断、新提法、新概念、新要求、新部署党的十九大精神,内容十分丰富、内涵非常深刻、思想极其深邃,既需要全面学习、整体把握,又需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主要有12个“1”:
 
  第一个1,就是1个主题:大会的主题。习总书记在报告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可以说,向全党、全国、全世界响亮地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极大振奋党心军心民心,对我们党带领人民奋发图强、开拓前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第二个1,就是1个初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报告字里行间彰显民本情怀,203次讲到人民,43次讲到群众,18次讲到民生。在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时,14条中有7条直接与人民相关。在报告结束语部分,总书记发出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对最后一句话,我个人理解有丰富的内涵。“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个目标既包含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3个目标,但又不止于此。因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一直往前走,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可以说,这是一篇真正关于人民、关于群众、关于民生、对人民充满深情的政治宣言。
 
  第三个1,就是1个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2012年11月29日上午,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何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的一种宿愿,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举行闭幕会,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提出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作了大量论述,内容丰富系统,观点精辟深刻,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从这时起,“中国梦”就成为全党全社会乃至全世界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思想概念。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十九大报告正式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作为历史予以确立。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中国梦的提出,具有深厚的历史源源。中国是一个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的文明大国,在历史上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只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积贫积弱的深重苦难。但先进的中国人不甘落后,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拯救民族危难,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近80年问,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和各种政治力量都曾登上历史舞台,力图挽救中国于危亡之中。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起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在中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但这个革命并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此后,政党政治在中国兴起,当时在北京、上海等地曾出现过大大小小300多个政党和政治团体,但大都昙花一现,很快就在中国政治舞台上消失了。从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目标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党先后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救国,二是兴国,三是强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这三件具有内在必然联系的大事,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演进的大逻辑,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群众一道顽强拼搏、接续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谱写的光辉篇章。特别是新中国的建立和实行改革开放,这两件大事大大加快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四个1,就是1个总任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报告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我们党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的基础上,对“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深刻把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讲的是100年。他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100年不动摇。100年,这一方面表达的是一种决心、一种意志,另一方面表达的也是一个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以后,一直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大概是100年。党的十九大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比以前规划的目标提前了15年。
 
  新征程、新目标之“新”,体现在战略目标有了更加坚实的战略支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强调要坚定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七大战略”,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方面,提出要实施制造、科技、质量、航天、网络、交通、海洋、贸易、文化、体育、教育、人才强国12个强国建设。新征程、新目标之“新”,体现为两个阶段的战略部署,即前15年,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后15年,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新目标之“新”,还体现在战略目标内涵的丰富拓展,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拓展提升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体现与党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有机统一,确立了新的更高标准,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第五个1,就是1个课题:一个重大时代课题。报告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九大报告综合国际国内形势和我们自身的发展条件,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昌盛、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提高和改善民生保障水平、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9个方面,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任务新要求,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第六个1,就是1个新方位:报告在回顾总结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的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基础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不仅是一个极其重大的政治判断,也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考量。对这个重大判断的意义和内涵,报告用3个“意味着”和5个“时代”,从现实物质基础、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等层面进行了深刻阐释,使我们对发展的新起点、肩负的新任务、需要把握的新要求有了更为清晰和自觉的认知。这个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第七个1,就是1个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最大的亮点、最富深远意义的成果、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就是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且把这一理论创新成果写入党章,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登高望远、与时俱进,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坚持不懈进行理论探索、推进理论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不是凭空产生的、空想得来的,而是在过去长期改革发展的实践中孕育形成的,是对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升华,是被十八大以来治党治国治军的丰富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这一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现在理论界认为,过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已经实现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回答了中国为什么革命、为谁革命、靠谁革命、怎样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十九大创立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和又一次“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这一思想的意义和影响必然是长期的、深远的和历史性的,必将贯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也就是说,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理论的实践结合。
 
  同时,报告用“8个明确”和“14条基本方略”,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深刻阐释,界定了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具有很强的原创性、时代性、独特性。党的基本方略全面系统、内涵深刻、务实管用,都立足于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全局性、战略性、普遍性问题,也是一个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实践性,特别是报告将党的基本方略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置于一起,作为今后引领和推动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这里有一个新的提法,以前我们称为四个基本,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这次报告把四个基本进一步提炼成三个基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
 
  第八个1,就是1个新判断: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重大政治论断,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的必然结果,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有助于党和国家更加全面分析和把握多方面、多样化、个性化、多变性、多层次的人民需要,更好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各项需求,与时俱进地研究分析人民群众需要的时代特点和发展规律,对新时代制定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同时,指出了“两个没有变”,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历史告诉我们,社会发展阶段必须判断准确,既不能超越,也不能落后。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曾经一度超越历史发展阶段,搞了“大跃进”,最终欲速则不达,越想快就越快不了,受到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惩罚。
 
  大家知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早在1956年党的八大就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个论断,是符合当时我国实际的。但是因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后来对这个正确的判断没有坚持下来,反右运动、文化大革命,更是偏离到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面。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专门在党的八大的基础上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表述,即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二大以后,这个表述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历届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规范表述。
 
  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如果从1956年党的八大开始算起,至今已有61年了;如果从1981年作出历史决议算起,至今也已有36年了。这几十年间,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社会生产和人民需要两个方面来看,这个表述都不适应了。
 
  从社会生产上看,“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经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当前的实际。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千差万别,既有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深圳这些大都市、大城市,其城市建设、城乡面貌,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用“落后的社会生产”不能覆盖地域上的不同发展水平。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等大幅提升,进入世界前列。经济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20多种工农业产品产量在世界上居于第一,有许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许多产品的科技含量、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超越。如果再用“落后的社会生产”的表述,已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不仅说服不了人民群众,也说服不了国际社会。
 
  从人民需要上看,“物质文化需要”的表述也已经涵盖不了人民的需要。当前,人民群众的需要是多方面、多领域、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不同群体的需求也是千差万别的。除了物质的、文化的需要以外,还有政治方面的需要,比如公平、正义、法治的需要;还有生态方面的需要,比如对改善空气质量、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食品不安全状况的需要,等等。
 
  但也要客观地看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在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包括东部、中部、西部地域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不同群体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认识和理解“一个变化、两个没有变”,我认为,应该这样看待: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全局性的、历史性的,不是局部的、暂时的,这种全局性、历史性变化,给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要有问题导向意识,什么问题来了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矛盾问题突出,就集中力量解决什么矛盾问题。问题倒逼改革,我们就用改革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二是,发展是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是永远存在的,但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时,就必须下功夫去认识它、解决它。事物从量变到质变,需要越过一个“度”,也就是达到一个节点。只有达到了节点,才会发生质变。三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的不发达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起重要作用,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也要认识到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初级阶段的唯一条件,对初级阶段应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联系起来看。党的十五大报告曾经从9个方面对这个问题作出过深刻阐述。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从来都不是单纯从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因素来看的,而是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来看的。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正像很多方面都会发生变化一样,在这一长历史进程中,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也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但这些变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而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历史阶段中发生的变化。五是,也向世界表明,我们永远不称霸,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九个1,就是1个新时代:报告指出,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并用“四个伟大”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进行了全新阐释,强调要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报告把此前多次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联为一体,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紧密内在联系的重要理论概括,使其具有了覆盖全局、指导全局、引领全局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
 
  “四个伟大”是按照实现伟大梦想这一条主线,也就是按照我们党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分别展开论述的。“四个伟大”既有各自的内涵,其内在关系又是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四个伟大”并非平行的关系,最核心最关键的就是建设伟大工程,它起着决定性作用。伟大梦想指引正确方向,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提供领航导向;伟大斗争昭示担当精神,为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扫除障碍,提供牵引;伟大工程锻造领导力量,为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提供坚强保证;伟大事业宣示道路帜,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梦想开辟前进路径。可以说,这四者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四个伟大”是习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作出的重大概括,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集中揭示了我们党正在做的事情和将要做的事情,揭示了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
 
  第十个1,就是1个新部署:报告指出,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正是在这一重大的历史节点上,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这些阶段性目标的细化和确立,把百年来人们向往的复兴梦想、把未来几十年发展的美好画卷,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了全国人民面前。
 
  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小康”最早源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qi)可小康”,意思是人民(因输赋税服徭役)已经很劳瘁了,差不多可以让他们休息一下了。可见,“小康”的“康”,是指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小康的说法用于对一种社会状态的描述,成为社会学、文化学、政治学上的一个词汇,则见于《礼记·礼运》中引证孔子的一段话里面提到的。孔子在年底参加完蜡祭之后,登上门楼,喟然叹曰:“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深得人民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同“小康”这一富有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话语结合在一起,明确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两步走”战略:从1981年到20世纪末的20年,前10年主要是打好基础,积蓄力量,创造条件,后10年要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振兴时期。1987年,党的十三大进一步制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对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主要是对第三步战略作出具体安排。即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可以圆了中国人丢掉的梦想。
 
  党的十九大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作了两个阶段的战略安排。前面已经说了,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把原来“三步走”战略的最后目标提前了15年。第二步,从2035年到21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个奋斗目标将党的十七大党章中的基本路线表述的奋斗目标增加了两个字、修改了两个字。增加了“美丽”,对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生态文明建设。由此构成了“富强”对应经济建设、“民主”对应政治建设、“文明”对应文化建设、“和谐”对应社会建设、“美丽”对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格局,并根据目标任务的变化,将“国家”修改为“强国”。
 
  第十一个1,就是关于人大制度建设的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论断,确定了许多新任务新举措,特别是涉及人大方面的,既有用章节来表述的,又有体现在各个方面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部署了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目标任务,明确提出了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深化依法治国实践的重大举措,明确提出了制定国家监察法等一批重大立法任务。特别是报告第六部分在“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部分中,对人大制度建设作出新部署。第一小部分,主要是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第二小部分,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这小部分,从四个层面进行了论述,第一个层面,对长期坚持、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了理论阐述。第二个层面,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第三个层面对人大依法履职进行了安排,提出了“两个机关”,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我们以前讲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民民意机关。第四个层面,对人大自身建设进行了安排。第三小部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中,提出了人大协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份以协商民主为主题的中央文件。此后,中办、国办又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等3份配套文件。下一步,中央可能要制定人大协商的相关意见,这是一项新的工作。同时,报告还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就人大立法工作进行了理论阐述和工作安排。
 
  第十二个1,就是1个新贡献:报告根据新时代新要求,深化对党的建设规律性认识,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一个坐标系。报告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共1个序言、8项任务,达4100字,占报告的八分之一多。
 
  根据最近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理解,我认为十九大报告在党建领域的新思路,有五个方面的突出内容:一是报告首次提出“新气象新作为”,这是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我们党对自身作出更为庄严的承诺。无论踏上新征程,还是解决社会新主要矛盾,我们党作为核心领导力量,必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气象与作为,并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等各方面继续展现新面貌,确保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这也向全世界表明,我们要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必须做到“毫不动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二是报告首次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这是历届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党的建设总要求”,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的创造性。总要求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表示我们党领导的范围更广、层次更多,只有真正做到全方位、多层次、贯穿始终、由里及外的领导,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优势。同时,与我们传统党建理论体系将党的建设表述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相区别,总要求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把“政治建设、纪律建设”单列,强调“制度建设”贯穿其中,这是一种全新安排,蕴含着我们党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对党建重点工作和内在逻辑关系的深刻思考,表明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认识更加科学、党建思路更加明晰。三是报告首次提出“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政治建设放在思想建设之前,并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深刻认识。过去,我们一直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首位,这是因为早期建党我们党需要通过思想理论教育,对党员进行改造,以保证党的性质不变。但是随着时代和党员队伍的变化,当前一些党员信仰出现问题,无法仅仅通过理论教育解决。据中纪委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立案审查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440人,其中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43人,中央纪委委员9人;厅局级干部8900余人,县处级干部6.3万多人,处分基层党员干部27.8万人;截止目前,海外“猎狐”行动已使40多名“红通人员”回国归案。其中中管干部几乎都有违反政治纪律的行为,绝大多数都有政治问题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问题。所以,报告把政治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和核心,有着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四是报告凸显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的决心和毅力。党的十九大深刻分析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部署新要求,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党的十八大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任务,从作风建设切入,从中央政治局做起,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坚决整治“四风”问题。据中纪委报告显示,五年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8.9万起,处理党员干部25.6万人。党的十九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依然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落实八项规定精神依然从中央政治局抓起,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矢志不渝的初心和坚如磐石的决心。党的十九大刚闭幕后召开的第一次政治局会议,就研究进一步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这既是对党的十九大新部署新要求的坚定贯彻,也向全党全社会释放了强烈信号,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驰而不息改进作风,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五是报告突出强调“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在去年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的工作报告里讲,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今年1月份中央纪委七次全会,讲反腐败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十九大报告在第一部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历史性变革”中,总结全面从严治党成效里,写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在安排部署时强调要“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说明反腐败斗争的任务还非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