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深化脱贫攻坚,坚持靶心不偏、焦点不散、标准不变,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方面的突出问题,把脱贫攻坚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以“两州一县”和18个省定深度贫困县为重点,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去解决问题,坚决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要聚焦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覆盖城乡、功能完备、支撑有力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开放新格局,积极发展高附加值特色农业,统筹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加快发展生态产业,构筑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加强协同配合,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公共服务项目优先安排,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关心关爱受灾群众和城乡困难群众,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要运用红色资源,认真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个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勇于解剖自己,敢于揭短亮丑,立查立改、即知即改。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之以恒加强和改进作风,做好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1. 现在距离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两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必须坚持不懈做好工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2. 这些年来,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

3.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

4. 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5. 在脱贫标准上,既不能脱离实际、拔高标准、吊高胃口,也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要把握脱贫攻坚正确方向,确保目标不变、靶心不散,聚力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加大对非贫困县、贫困村内贫困人口的支持,严格执行贫困县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6. 要整治问题不手软。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并坚决克服,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7.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

8.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

9. 要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贯彻精准脱贫方略,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对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要及时予以帮扶。

10. 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1. 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12. 要及时纠正脱贫攻坚中反映的干部作风问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完善和落实抓党建促脱贫制度机制,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关爱和保障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间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一周年】“陇原工匠”的职业梦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网 发布时间:2020-08-10 15:02:00

  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习近平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进入暑假,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学院副教授孙怀君一直没有闲下来。
 
  他和学院老师一起到庆阳开展“农机维修红色之旅”,为当地老百姓免费维修农机具。回到兰州后,又召集学生一起备战中国首届职业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
 
  孙怀君是我省首届评选出的“陇原工匠”。虽然是大学老师,但是说起汽车故障维修诊断,他是实打实的专家。
 
  孙怀君经常出现在汽车修理厂、4S店里,为的就是掌握最新的行业资讯和汽车维修技能。
 
  这名“陇原工匠”,心里还有更大的梦想——培养出未来的“大国工匠”。
 
  暑假期间,孙怀君和学院老师,还有40多名选手全力备战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这项比赛的胜出者,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对于学生来说,是绝佳的锻炼机会。”
 
  在孙怀君看来,国家级比赛的内容,都是最前沿、最新的典型案例。学生通过大赛的历练,专业知识、实践技能都能得到很大的提升,参加过比赛的学生,将来无论是学习,还是就业,都能够一路“领跑”。
 
  为了让更多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孙怀君把国家级比赛的内容,引入了自己课堂,他通过理实一体化模块式教学,把课堂设在工作现场,让学生“真刀真枪”地学。在维修车辆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他还推动着工程实践式教学改革。他为学生设定目标,要求学生开发相应的汽车产品,从设计、原材料采购到加工、装配等,全部由学生完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实践中打磨“工匠”。
 
  在兰州石化学院,像孙怀君这样的“双师型”教师还有很多,学院每学期都会选派老师进入企业,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流程、解决企业的生产难题、了解企业的最新产业动态。
 
  为了培养高水平“工匠”,该校把学生带到大赛中学习、磨练,在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甘肃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检验教育教学成果。仅2019年,该校在纳入教育部竞赛排行榜的大赛、省级大赛和有关行业大赛中共获奖308项,其中国家级32项,省级167项,行业赛109项。
 
  孙怀君的学生,有好多就业没几年,就已经成为了单位的技术骨干。该校的毕业生中,有50%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和化工500强企业工作。
 
  正是对未来工匠的精心打磨,该校实现了高专业对口率、高起薪、高成长性、高就业稳定性和高就业满意度的“五高”就业质量目标。
 
  孙怀君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甘肃时说的: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虽然从事的是汽车维修的工作,但是只要能实现个人价值,服务好社会,就是好工作;只要潜心培养,就能培养出“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