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 > 审议发言 >

金昌代表团:进一步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

稿件来源:甘肃人大客户端 发布时间:2019-01-27 17:21:30

  1月26日晚,记者从出席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的金昌代表团了解到,金昌团代表拟就建议,为进一步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出谋划策。
 
  随着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业规模不断壮大,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发展不仅要杜绝生态环境欠新账,而且要逐步还旧账,要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李克强总理也提出,要坚决把资源环境恶化势头压下来,让透支的资源环境得到休养生息。因此,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需要,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代表们认为,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秸秆焚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当前,由于秸秆利用方式中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或不成熟,秸秆还田技术还难以大面积推广。加之秸秆综合利用方面途径不多,制约了利用水平的提升。二是废旧农膜造成的土壤污染。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农膜已成为确保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但地膜带来的农业“白色污染”也日益严重。据统计,我国农膜年残留量高达35万吨,残膜率达42%,也就是说,有近一半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而且大部分残留地膜都难以被降解,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三是尾菜造成的环境污染。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而且蔬菜分拣越来越精细化,致使废弃的蔬菜量逐年增多,加之蔬菜上市时间相对集中,短期内容易产生大量尾菜,造成环境污染。
 
  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工作,代表们提出,要出台扶持政策,支持相关科研院所和企业研发秸秆还田技术,进一步提高秸秆还田的可操作性。要出台补助政策,对秸秆还田进行适当补助,鼓励农户秸秆还田。同时,引导企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代表们提出,要出台强制性政策,严格地膜标准,杜绝生产使用0.01mm以下地膜,从源头保证农田残膜可回收。加大旱作农业技术补助资金支持,对加厚地膜使用、回收加工利用给予补贴。同时,扶持地膜回收网点和废旧地膜加工能力建设,逐步健全回收加工网络,创新地膜回收与再利用机制。加快生态友好型可降解地膜及地膜残留捡拾与加工机械的研发,建立健全可降解地膜评估评价体系。
 
  代表们提出,要开展尾菜处理利用示范点创建工作,加大田间堆肥、沤肥、半堆半沤和直接还田等尾菜处理利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引导广大农户和农业经营组织开展尾菜田间处理利用,以点带面提升尾菜处理利用规模化、标准化水平。
 
  代表们提出,要建立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机制。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与分工,相互配合与支持,全面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和治理。同时,市场监管、税务、财政、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等部门应该在资金、政策、税收等方面,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工作予以支持。
 
  代表们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如制定出台秸秆焚烧与利用、农膜污染防治、禽畜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政策,使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有章可循。
 
  代表们提出,要加大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激励,制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支持与优惠政策,从政策和经济层面鼓励更多的农户采用环保技术,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在用地、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对畜牧生态小区建设的支持力度。(甘肃人大客户端记者 张孝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