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革命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甘肃省各级人大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甘肃省各级人大高度重视,严格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目标,做优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积极教育引导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兰州市
近日,兰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机关党组成员前往榆中县张一悟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活动。
走进张一悟纪念馆,面对党旗,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张建平带领大家一起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在讲解员的生动讲解下,大家了解了张一悟光辉灿烂的革命生涯,回顾了榆中革命斗争的峥嵘历史。大家被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忘我奋斗的精神深深震撼,在思想上接受了洗礼,更加坚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勇气和决心。
张建平指出,我们重温党的光辉历史,就要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明理,就是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学史增信,就是要进一步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学史崇德,就是感悟共产党人只有人民利益没有自己利益的大德。学史力行,就是将党的宗旨、执政理念落实到具体工作行动上。今后,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在推动完成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应有力量。 (徐溱)
嘉峪关市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嘉峪关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始终将学习摆在首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到县处级以上干部带头学与推进人大代表普遍学相结合;自学与研讨交流学相结合;线上学与线下学相结合;红色教育基地悟学与专家主讲辅导学相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学史力行避免“两张皮”。
与此同时,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贯穿党史学习教育始终,做到为群众办事“五结合”,不断厚植为民情怀、彰显为民宗旨。一是结合工作办实事。按照市委决定、政府关切、群众关心、舆论关注开展小切口、小快灵立法。颁布实施《嘉峪关市养犬管理条例》,审议报批《嘉峪关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继续调研《嘉峪关市物业管理条例》。贯彻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工作决策部署,对嘉峪关市居民就业情况、本届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运行情况、老旧小区改造情况、加快融入“双循环”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对人大代表普遍关注的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嘉峪关市教育局开展工作评议,回应群众意愿。二是结合“家”“站”“点”工作办实事。以14个人大代表之家、48个人大代表工作站、5个宪法联系点、10个立法联系点为平台,发挥不同功能、优势开展“办实事”活动。“七一”前后,开展“代表接待选民办实事”活动。在宪法联系点、立法联系点开展“学习民法典、化解矛盾纠纷”活动。三是结合办理代表意见建议办实事。召开“三位一体”通报表扬会,推进代表意见建议“提出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常委会领导督办重点意见建议,常委会工作部门组织代表小组视察督办,着力提高意见建议办理“答复满意率”“落实满意率”,提升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获得感、幸福感。四是结合“双促双增”精准帮扶办实事。围绕嘉峪关市委农村工作重点,对全市“双促双增”精准帮扶情况开展调研,组织帮扶单位深入冯家沟村帮扶点,解决一批农村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不断深化帮扶工作,使学党史办实事在城乡统筹推进。五是结合文明城市连续创建办实事。根据嘉峪关市委安排,常委会领导开展常态化督导,组织机关干部开展常态化包街。结合《嘉峪关市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条例》立法,努力推动全社会形成反对浪费氛围,提升城市知名度、群众幸福感。 (张媛)
宁 县
近日,宁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金宣寿带领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在宁县烈士陵园开展“重温红色记忆,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
在宁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向革命先烈敬献花篮、默哀鞠躬,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和无限敬仰。全体党员面对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深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王孝锡烈士纪念馆,全体党员干部仔细聆听了王孝锡烈士踊跃投身革命,倡导和组织陕甘青年群众浴血播火、光耀千秋的短暂而辉煌的革命历程和感人事迹,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大家纷纷表示,要以革命先辈为榜样,用革命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启迪思想、锤炼作风,把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要把“办实事、开新局”要求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全过程各方面,真正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以实际行动告慰革命先烈,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苏文)